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瑞幸咖啡申请IPO 净亏损22亿的瑞幸上市后市值能达到多少?

瑞幸咖啡申请IPO 净亏损22亿的瑞幸上市后市值能达到多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6-28 13:42    热度:299
瑞幸咖啡申请IPO4月23日消息,瑞幸咖啡周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招股书文件显示,瑞幸董事长陆正耀持股30。。。






瑞幸咖啡申请IPO

4月23日消息,瑞幸咖啡周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招股书文件显示,瑞幸董事长陆正耀持股30.53%为最大股东,创始人钱治亚占股19.68%,愉悦资本刘二海占股6.75%。

在提交招股书之前,董事长陆正耀实益持有969,70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0.53%;公司创始人及CEO钱治亚实益持有625,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9.68%;Hui Li实益持有377,87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1.90%,Erhai Liu实益持有214,471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6.75%。

目前主要股东的持股情况如下:

陆正耀家族实益持有969,70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0.53%;

钱治亚家族信托控制下的Summer Fame Limited实益持有625,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9.68%;

Mayer Investments Fund, L.P.实益持有393,75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2.40%;

Centurium Capita实益持有377,87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1.90%;Joy Capital实益持有214,471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6.75%。

瑞幸咖啡是由原神州优车集团COO钱治亚创建的国内新兴咖啡品牌。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

一、瑞幸咖啡提交美国IPO申请

瑞幸终于提交了IPO,上市的脚步临近。

美国时间4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提交F-1表格的信息。F-1表格也就是非美国本土公司的注册上市公告,这意味着瑞幸终于向美股上市迈出了第一步。
根据这份注册上市公告,瑞幸咖啡寻求以LK为代码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将成为其承销商。

招股书显示,瑞幸在2018年的净收入为8.4亿元人民币,净亏损16.2亿元人民币;2019年截至3月31日净收入为4.8亿元人民币,净亏损5.5亿元人民币。

瑞幸在招股书中公布,截至2019年3月31日,一共拥有2370家直营门店。根据利沙文(Frost & Sullivan)报告,截至2018年年底,从门店数量和销售咖啡的杯数这两个维度,瑞幸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

4天前,瑞幸咖啡刚刚在4月18日宣布,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轮融资基础上,额外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亿美元。

而贝莱德与星巴克的关系让这一次的融资备受关注。贝莱德通过多家子基金合共持有星巴克8180万股,占比6.58%,是星巴克的最大主动投资者及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股东。业界认为,融资是其次,贝莱德的加入,是帮助瑞幸获得美国主流投资者背书。

这是瑞幸迄今为止获得的第三笔融资。2018年,瑞幸在7月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君联资本参与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年底又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22亿美元,领投方主要为A轮融资的大股东,并增加中金公司等国资的相继入局。

瑞幸瞄准纳斯达克之前,曾经有报道指其计划在香港上市。今年1月,有消息称瑞幸咖啡正准备赴港上市,投行已着手准备上市工作。但由于瑞幸开业仅1年多,未符合主板上市至少3年经营纪录要求,将是上市障碍。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在港上市的公司需要通过“盈利测试”“市值/收益/现金流量测试”及“市值/收益测试”中其中一项,任何一项均要求申请上市的公司都要具备不少于3个会计年度的营业纪录。

二、瑞幸咖啡赴美申请IPO 亏了22亿为啥仍疯狂烧钱?

瑞幸咖啡要在美股上市了?

当地时间4月22日,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文件,拟最高募资1亿美元,寻求以LK为代码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股权架构 图片来源:招股书股权架构 图片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披露,自2017年10月第一家试运营门店的落地,到遍布中国28个城市2370家直营店的铺设,瑞幸咖啡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累计交易客户数达1687万人次。

而星巴克在进军中国市场19年之后才开设了3400家门店。星巴克2018财年年报显示,截止去年9月30日,星巴克在中国拥有3521家门店。英国《金融时报》称,与星巴克不同的是,瑞幸的许多门店并没有座位,这也使瑞幸能更快扩张。

 门店分布 图片来源:招股书 门店分布 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就开店数量来说,瑞幸咖啡已成为中国第二大、成长最迅猛的咖啡零售商。

瑞幸咖啡开设的门店分三类,自取式门店(Pick-up Stores)、休闲式门店(Relax Stores)、配送式厨房(Delivery Kitchens),其中自取式门店占据了91.3%的份额,这也是瑞幸的战略重点。

招股书称,随着自取类门店的增加,顾客可以更方便地从附近门店自取,因此对配送的需求通常会下降,2018年1季度配送订单占总订单的61.7%,而在今年同期该占比下降到了27.7%。

瑞幸咖啡的提货点通常位于咖啡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如办公楼、商业区和大学校园,这些商店的面积一般只有20㎡-60㎡,座位有限,这样的店面设置让其更接近顾客,并通过低租金和装修成本迅速扩张。

招股书显示,2019年1季度,瑞幸咖啡的营收为4.79亿元,同比增35.94%,净亏损5.52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了4.20亿元;2018年全年,瑞幸咖啡的营收为8.41亿元,净亏损16.19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及天使投资人的净亏损达31.90亿元。

从财务数据看,瑞幸仍在亏损,持续疯狂烧钱,但从融资情况,瑞幸一点“不差钱”。

不久前的4月18日,瑞幸咖啡还获得了1.5亿美元B+轮融资,由贝莱德集团领投,投后估值29亿美元,至此,该公司已获得4轮共超过5.5亿美元的资金补血。

贝莱德领投1.5亿美元“输血” 瑞幸咖啡

4月18日,瑞幸咖啡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获得了1.5亿美元B+轮融资,由贝莱德集团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投后估值29亿美元,是A轮融资投后估值的近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目前是星巴克第二大股东(6.58%),也是最大的主动投资人。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瑞幸咖啡正在寻求赴美上市,而来自美国顶尖投资机构的入局,将在这一道路上提供有力帮助。


和已经趋于饱和的美国咖啡市场不同,中国的咖啡市场存在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足以容纳下除了星巴克以外的另一家连锁咖啡企业。

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2017年我国咖啡馆行业总销售规模 1024 亿元,2011-2017年复合增速达13%,未来将持续快速发展。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咖啡文化的逐渐渗透以及咖啡更强的消费粘性。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因的成瘾性注定咖啡有着更高的消费频次。一旦咖啡文化渗透,很容易见证人均消费量的提升。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整体来看,中国的连锁咖啡行业还处在初始阶段,未来数年还会出现每年超过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率。

因此,在投资人眼中,贝莱德的投资属于典型的“投资赛道”策略,而瑞幸和星巴克同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咖啡赛道上奔跑。

上海财大商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钟鸿钧向本报记者表示:

“可以看到,咖啡市场的巨大增长空间,是投资中国咖啡连锁的重要理由之一。”

“从贝莱德的角度看,他们投资的星巴克在中国成功地教育了市场和用户,而更好地去分享中国咖啡市场蛋糕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去投资中国的咖啡连锁企业。”

目前阶段,瑞幸咖啡的市场规模和门店数量,还远远未达到一个成熟连锁咖啡企业的要求,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保证门店扩张和品牌营销,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规模,形成先发优势。

而对于贝莱德来说,瑞幸是目前中国最合理的投资标的。“一年多的时间建成2000家门店,成为中国第二。”钟鸿钧说,“强执行力的团队,是贝莱德选择投资瑞幸很重要的另一个原因。”

获得投资之后,摆在瑞幸咖啡面前的,依然是在快速扩张下的品质管控、门店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在运营上花更大的精力。

扩张节奏飞快

从宣布A轮融资至今,瑞幸咖啡的融资节奏飞快: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宣布完成了2亿美元的A轮融资;12月,宣布获得了2亿美元的B轮融资,如果算上2018年4月份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瑞幸已经获得了4轮共超过5.5亿美元资金。

这样密集的融资节奏在行业内绝无仅有,充足的“弹药”让瑞幸咖啡拥有大量资金“烧钱”扩张。瑞幸咖啡方面告诉本报记者,截至4月15日,瑞幸在全国已经入驻40座城市,今年前4个月入驻城市就达到了18座。

快节奏的融资、大幅度的扩张,瑞幸咖啡的“高歌猛进”也让公司估值快速上升,从2018年7月A轮投后估值10亿美元,到本轮投后估值29亿美元,9个月时间增长了近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获得B轮融资时,曾有媒体报道称瑞幸咖啡9个月亏损超8亿元。彼时,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CMO杨飞在今年1月份的战略沟通会上表示,通过补贴快速占领市场是瑞幸的既定战略。

“全年的亏损将会远大于这个数字。”他说,“短期时间内,用户补贴是占领市场的既定战略,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仍需要采取补贴策略,但会适度调整力度。”

在上述战略沟通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宣布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2019年新开店2500家,总计达到4500家,从门店数量和咖啡销量上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第一。

也是因此,依靠快速大规模开店的策略和补贴的做法,引起了媒体和业内人士的质疑,担心瑞幸咖啡会像其他依赖补贴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在补贴退坡后出现经营危机。

杨飞表示,目前瑞幸咖啡的模式在“盈利模式(每单赚钱),补贴模式(先博后约),营销模式(自有流量池)上想得很明白”。而咖啡市场的竞争对手普遍比较“温柔”,没有单车、网约车等那么残酷的竞争环境,因此从补贴的量上来看,也远没有那么夸张。

钟鸿钧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瑞幸的商业逻辑,有其值得深思的地方。

“这不是一个存量市场,和日韩人均360杯的年消费量相比,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他说,“激烈但健康的市场竞争,不仅有利于生命力强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企业发展,也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三、瑞幸咖啡申请IPO 亏损超22亿为何依旧坚持上市?

作为网红咖啡品牌,瑞幸咖啡终于要准备上市了!根据外媒的最新消息,刚完成B轮1.5亿美元的投资的瑞幸咖啡,目前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IPO了,并计划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完成上市,巨亏之下的瑞幸咖啡,为何却执意坚持要上市呢?瑞幸咖啡上市在即瑞幸咖啡上市在即去年,瑞幸咖啡无疑是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了这个咖啡品牌,在大规模烧钱,以及请汤唯、张震代言之后,瑞幸咖啡红极一时,甚至很多人都认为瑞幸咖啡在不久将会在国内市场完成对行业巨头星巴克市场份额的反超。至少从目前来看,效果确实不错。

然而,在大规模烧钱抢夺市场份额的状况下,瑞幸咖啡成立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亏损的金额就已经超过了22亿元。根据瑞幸咖啡前段时间所公布的财报数据来说,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里,竟亏损的金额超出了16亿元,而全年的总营收也不过是8亿多。

对于这么大的亏损金额,外界质疑瑞幸之后是否还会继续坚持补贴的策略。对此,瑞幸咖啡创始人杨飞对于表示,未来公司将会持续进行补贴,而对于外界所关心的瑞幸咖啡到底何时才能盈利,杨飞却表示并不关心这个问题,等到3-5年之后再来解答。瑞幸咖啡持续亏损瑞幸咖啡持续亏损随着成本居高不下,以及补贴持续进行的状况下,瑞幸咖啡的资金链也面临着很大的难关,前段时间更是被传出抵押咖啡机来“续命”。但如论如何,随着瑞幸咖啡正式申请IPO,这也意味着瑞幸迈出了上市的第一步。

四、瑞幸咖啡申请IPO 为挑战星巴克的大力扩张注入新鲜资本血液

中国相对优秀的公司,前呼后拥,以"中概股"的形式,一个接一个冲向华尔街上巿,还是美国好啊,令人放心,要不为何不在A股倒海翻江,賺中国市場的錢,却不让中国股民分一杯羹?事实胜于雄辨,成立才一年多,瑞幸咖啡就启动了上市步伐,美东时间22日周一,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申请,寻求以LK为代码在纳斯达克交易,由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和海通国际承销,最高融资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瑞幸净收入超过4.78亿元,环比增长近36倍,净亏损是上季度的四倍多。

今年一季度,瑞幸净收入超过4.78亿元,环比增长近36倍,净亏损是上季度的四倍多。截至上月末,瑞幸18个月内门店从1家增至2370家。上周瑞幸宣布获得新投资,投后估值29亿美元。

成立才一年多,瑞幸咖啡就启动了上市步伐,要为挑战星巴克的大力扩张注入新鲜资本血液。

美东时间22日周一,瑞幸咖啡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申请,寻求以LK为代码在纳斯达克交易,由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和海通国际承销,最高融资1亿美元,但这只是用于计算注册费用的初步登记额,实际IPO融资规模可能高于或低于这一水平。

招股书显示,瑞幸成立以来扩张速度惊人。截至3月末,在18个月内,瑞幸旗下门店从在北京的一家试点店扩大到2370家100%持有店,遍布中国28个城市,这期间累计交易客户超过1680万。去年全年客户复购率超过54%。

瑞幸称,截至去年末,以旗下门店数量和去年全年出售咖啡杯数计算,瑞幸是中国第二大咖啡运营商,相信自身模式已经成功推动了中国广大的咖啡市场消费。瑞幸的目标是,到今年末,成为以门店数量计中国最大咖啡网。

招股书还显示,去年瑞幸净营业收入8.4亿元人民币,而今年一季度净收入就超过了4.78亿元,较上季度增长将近36倍。

同时瑞幸的亏损也在扩大。去年全年净亏损16.19亿元,今年一季度净亏约5.52亿元,是上季度的四倍多。今年一季度,瑞幸的运营费用超过10亿元,约为去年全年运营费用的41%。

华尔街见闻全天候科技文章上周曾提到,瑞幸堪称中国成长速度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截至去年12月25日,“出道”不满一年的瑞幸就提前完成全年2000家门店的布局,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区实现500米范围内100%覆盖。

而星巴克在进军中国市场19年之后才开设了3400家门店。星巴克2018财年年报显示,截止去年9月30日,星巴克在中国拥有3521家门店。英国《金融时报》称,与星巴克不同的是,瑞幸的许多门店并没有座位,这也使瑞幸能更快扩张。

从财务数据看,瑞幸仍在亏损,持续疯狂烧钱,但从融资情况,瑞幸一点“不差钱”。天眼查信息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瑞幸咖啡加快了融资进程:2018年7月,该公司完成了A轮2亿美元融资,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5个月后获得B轮2亿美元融资,公司投后估值达到22亿美元。

就在本月初,瑞幸还通过“设备融资租赁”手段,将咖啡机等物品抵押借债4500万元。上周瑞幸宣布,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轮融资基础上,额外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最近的最大投资人贝莱德也是全球星巴克的最大主动投资人。Wind数据显示,星巴克总股本为12.4亿股,贝莱德共持有约9037万股,占星巴克总股本的7%。

招股书还显示,上市前,瑞幸超过半数股份掌握在两大高管手中,其中董事长陆正耀持股30.53%,为公司最大股东,瑞幸创始人兼CEO钱治亚持股19.68%。

五、瑞幸咖啡赴美IPO拟募资1亿美元,终于活成了令星巴克讨厌的样子

4月23日凌晨,当北京城里所有咖啡的灯都熄灭了,互联网模式瑞幸咖啡突然宣布一个重磅消息:在美国提交IPO招股书,计划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K”,计划募资最多1亿美元。

瑞幸咖啡从2018年1月1日试营业至今,有过多轮融资,但却一直活在“亏损、倒闭、下一个ofo”等媒体舆论热词的冷嘲热讽中。

这次赴美IPO,是否能够像当年360赴美上市一样,真正摆脱在国内舆论危机呢?

01、瑞幸咖啡真的“缺钱”吗?

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从成立至今确实没能赚到钱,账面上净亏损22亿人民币。

天眼查数据显示,4月1日,瑞幸咖啡新增一条动产抵数额为4500万元。抵押物均为咖啡机、奶箱、粉仓等物品,所属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多地门店。

这更让媒体舆论为作为宣判瑞幸“提前退场”的证据。对此,瑞幸解释为:

“这是一笔常规的设备融资租赁,符合我们轻资产运营的大思路。通过设备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保证我们资产价值最大化。”

虚惊一场。

招股书显示,在2018全,瑞幸咖啡总净营收为8.407亿元人民币(1.253亿美元),净亏损16.19亿元人民币(2.413亿美元)。而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总净营收为4.785亿元人民币(7130万美元),净亏损5.518亿元人民币(约8221.8万美元)。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3亿美元,长期负债为5266万美元,客户复购率达54%。

但是,瑞幸咖啡仅在一年零三个月内先后进行了三轮融资,共计5.5亿美元。

瑞幸咖啡于2018年1月试运营,6个月后获得了A轮融资2亿美元,当时估值10亿美元;又过了5个月后,B轮融资同样也是2亿美元,估值翻倍到22亿美元;最近一次轮融资发生在一个星期前,共计1.5亿美元,估值再次上升到29亿美元。

瑞幸宣布融资成功后接着就是美国IPO,有观点指出,如果这一轮融资不成,美国上市就泡汤了,瑞幸咖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可能就挂了。然而,从成立至今,瑞幸咖啡一次次地让这些预言者感到失望。

02、瑞幸咖啡会不会成为下一个ofo?

ofo短期内缔造了共享单车的神话,成为城市人绿色出行的标志性交通工具。

ofo不仅重资产,而且在全国扩张较快。出现在ofo危机前夕官方资料显示:2015年6月启动以来,ofo小黄车已连接了1000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向全球20个国家,超250座城市、超过2亿用户提供了超过40亿次出行服务。

瑞幸咖啡招股书显示,源自Frost&Sullivan报告,瑞幸咖啡其在中国市场份额第二;拥有2370家自营门店,其中座位有限的小型pick-up店占据总店数的91.3%,而2018年第四季度是开店最快时期,三个月内增长了884家店;累积成交用户超过1680万,在2018年的用户复购率超过54%;2018年销售咖啡及其它产品合计9000万杯。

可见,二者在扩张速度上大同小异。ofo面对竞争对手是摩拜、哈罗单车等。共享单车的问题是,几位创始人都较为年轻,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精神,譬如,市场扩张过快等特点,然而,共享单车维护成本过高,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因此,仅摩拜ofo就出现了挪用用户押金超过70亿元,从而为这个行业埋下了定时炸弹。如今,ofo拖欠大量供应商债务,用户挤兑即将破产,而摩拜卖身美团,亏损持续扩大。

03、此时,瑞幸咖啡为何走上不同的道路?

首先,瑞幸咖啡的创始人资历与共享单车所有创始人均不相同。

ofo和摩拜的创始人则是90后的戴威与80后的胡玮炜。

招股书显示,瑞幸董事长陆正耀持股比例为30.53%,CEO钱治亚占股19.68%,黎辉(大钲资本)占股11.90%,刘二海(愉悦资本)占股6.75%。

陆正耀,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分会理事长,神州优车(838006 OC)董事长兼CEO、神州租车(00699 HK)董事局主席,2016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如今,陆正耀家族身价已超过142亿元。

钱治亚,现任瑞幸咖啡创始人、CEO。曾任神州优车董事、副总经理,是神州租车、神州优车两家上市公司的创始元老,并先后担任两家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职务。

其次,遇到的竞争对手不同。

互联网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烧钱,高补贴、低回报,拖垮了竞争对手,就算成功一半了。因此,共享单车全部采用同一种模式,价格只有最低,没有更低。而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尽管都是补贴卖咖啡,都是模式有很大的差别。

星巴克是一家美国知名品牌,1971年成立以来,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原来是以传统线下为主,线上服务为其“短板”,2018年8,也就是瑞幸咖啡成立8个月后,星巴克零售咖啡业务被雀巢以71.5亿美元收购,宣布与中国阿里巴巴开启全面战略合作,9月开始在北京、上海主要门店进行外卖配送服务试点,年底预计覆盖至30个城市超过2000家门店。

2018年,咖啡行业最精彩的瞬间,莫过于瑞幸咖啡和星巴克之间的“补贴战”,多数舆论认为,瑞幸咖啡在“碰瓷”蹭热点,并且,质疑瑞幸咖啡的声音一浪高出一浪。

但是,不得不承认,瑞幸在咖啡市场上演了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不仅自己品牌声誉扩大,而且让星巴克股票市值大跌。2018 年星巴克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区销售同比下降2%,也是9年来第一次下降,并一举成为全球表现最差市场。

对此,陆正耀戏称,“星巴克的市值已缩水100亿美元了,如果星巴克给我们100亿美元的股票,我们就不打了。”

面对高补贴的质疑,瑞幸咖啡对媒体表示,全年亏损会远大于这个数字,但是,通过补贴迅速占领市场是瑞幸既定战略,亏损符合预期。

公告显示,截止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获客成本为16.9元,去年同期为103.5元。促销费用为6.9元,去年同期为15.8元。可见,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养成,补贴成本日益下降。

最后,骑共享单车与喝咖啡不是同一类人。

尽管摩拜共享单车将价格提高到2.5元/小时,但这仍然偏低,相比以前的成本巨大的投入,盈利空间有限。而咖啡市场则不同,星巴克咖啡一杯要卖几十元,除去高额补贴、快递费、租金,仍留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茶起源与中国,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喜爱品茶,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随着互联网发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而作为西方流行的咖啡文化正在朝着中国一二线城市渗透。

近年来,线上线下结合的咖啡店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而其中瑞幸咖啡脱颖而出,成为中外文化融合、O2O模式的典型代表,正在培养着中国人的咖啡文化。正如瑞幸相关负责人所说,“由于我们的存在,2018年成为中国咖啡消费元年,人均消费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目前,瑞幸咖啡开设的门店分三类,自取式门店(Pick-up Stores)、休闲式门店(Relax Stores)、配送式厨房(Delivery Kitchens),其中自取式门店占据了91.3%份额,这也是瑞幸的未来发发展战略重点。

不难看出,瑞幸咖啡正在朝着星巴克线下门店模式进攻,今天竟然跑到星巴克的老家美国IPO,与星巴克在资本市场分庭抗礼,瑞幸咖啡终于活成令星巴克讨厌的样子。

关于瑞幸咖啡申请IPO 净亏损22亿的瑞幸上市后市值能达到多少?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瑞幸咖啡申请IPO 净亏损22亿的瑞幸上市后市值能达到多少?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2016-05-29 万达 商业 私有化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在香港上市的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布拟将公司私有化,退市之后的万达商业将目光瞄准了A股。根据公告内容,万…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

2016-06-05 传统媒体 移动互联网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现象级应用,非直播和VR莫属。在传统媒体渠道衰落的同时,直播和VR作为新的内容传播方式迅速蹿红:最近,米未传媒、《奇葩说》创…

重构传统零售业竞争力需掌握哪些关键要素?

2016-06-15

专栏:2016大会结束已经半个月了,然而由会议引发的一系列思考与讨论仍在继续,百货业究竟是不是扯淡的模式?实体零售究竟要不要做全渠道?传统零售业该如何…

实施这三步或许能帮助实体店崛起

2016-06-15

  消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与此同时,2015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

逼死实体店的电商,为何又纷纷转战实体店?

2016-06-15

  电商找了一万个理由干掉了实体店,却又陷于自身的泥淖,不能自拔,现却反过头来想依靠实体店增加流量,但实际上你就会发现,线上到线下看似是一种回到原…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2016-06-15

专栏:现在的实体店曾经是现代商业和时尚生活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在互联网时代,在电商崛起后,无论是网上的“低成本论”和低价论,还是电商大佬们频频占据媒…

刘思军:实体店做电商是误区应是创新而非转型

2016-06-15

消息:在2016大会上,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叶国富、乐城股份总经理王卫等高管大声疾呼实体店应该做好自身,仍大有空间;其中王卫一句“90%的实体商业被10…

杂货店运营指南:中国为什么没有无印良品?

2016-06-15

专栏:今天,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这被称为“货”的东西的存在,而非常熟悉并且被认为是“品”的。虽然存在,这样近在咫尺,定义却是难以捉摸的,模糊的…

电商冲击下的便利店:四种模式哪个能救命

2016-06-15

近年来,电商的高速发展对线下零售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型商超业绩下滑、关店等消息时有耳闻。但小型渠道却是个例外,其营收和市场份额不降反升。来自《…

零售业关店潮是好事关键还是看质量和服务

2016-06-15

这两天零售业关店潮的新闻在众多信息中频频冒出。零售业面临的压力早有预期,2016年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营收与利润下滑速度超出想象。2016年一季度,54家零售…

 
热点图文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困境中的百货店要创新机制要认准3大方向

困境中的百货店要创新机制要认准3大方向

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主要有三大颠覆

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主要有三大颠覆

实体店怎样才能夺回被网购分流的消费者?

实体店怎样才能夺回被网购分流的消费者?

35万家店背后的危机:谁都阻挡不了火锅入侵?

35万家店背后的危机:谁都阻挡不了火锅入侵?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