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包括很多运动品牌,例如耐克、New Balance、Fila、Puma,这些品牌也同样是炒鞋盛行的重灾区。
就在前两天讨论到新疆棉花问题时,我还写了篇文章《外国品牌抵制新疆棉后,还有人在疯狂买Nike AJ?》
趁着抵制,直接将炒鞋这股歪风邪气压制住,结果鞋贩子们放弃了国外品牌,转头炒起了国产球鞋。
在鞋贩子那里真是万物皆可炒,一双球鞋溢价4万多!好家伙,物价局知道你们这么搞吗?
1. 国产鞋不配被炒?
我注意到微博话题中是以国产鞋来概括的。
#国产鞋遭鞋贩子炒作身价暴涨#这个话题其实有点突兀,听起来好像有点国产鞋不配的意思。但事实上,这个供应需求非常明显。
球鞋是个很容易溢价的商品,限量版,联名款,明星同款,就算没有标签也能因为它好看,它奇特在能以各种理由来涨价,最终变成一个离谱的价格。
李宁韦德之道猪年限定,小猪佩奇,发售价格1399元,近期的成交价格基本在2000元,但是39码和45码都在4000左右,溢价两倍不止。
李宁盘古樱花限定女款,发售价格1099元,近期的成交价格大约在2500元,35码的价格是4159元,接近原价的4倍。
其实国产鞋能获得Nike同等待遇,我感觉不意外,就像之前说的,供求关系摆着呢。
东西没人买自然会降价销售,抢着要的就会变成价高者得,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但事实上,国产鞋只能说价格有些虚高,再去对比一下AJ。
发售价格16000元的AJ1LOW白灰,47.5码售价高达89979元,涨了70000多元。
Nike SB Dunk Low Pro QS情人节限定发售价格969元,最低售价是42.5码的6869元,最高售价是36码的25999元,溢价近2.5万。
别说这个价格怎么可能有人真的会买,3天前就有人以25999价格交易成功。
最近某媒体报道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球鞋行业多年从业人员说这段时间行情很神奇。
做国货的同行不断刷屏“求货源,加价拿”。有同行一口气扫了10多万的货,赚回了一辆车钱。
这段内容的信息其实不清不楚,确实有很多人为了支持国产而引起一股国潮热,但是“同行一口气扫了10多万的货,赚回一辆车钱。
”具体是指什么货?国产鞋吗?10多万是11万还是19万?赚回是指已经将这些货全部出手后的到手金额吗?这辆车是两三万的五菱mini还是五六十万的保时捷?
这段话实在太像在等接盘侠了,做国货的都求着加价拿,这难道不是在引着人去收国货吗?
在得物上搜索许多国产鞋时,我还发现有些鞋的价格,甚至比发售价格要低。